浙江征予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访问浙江征予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在线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资讯

海上风电产业链全景图

发布日期:2025-09-08 00:00:00点击次数:34发布者:

一、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制造

(一)原材料

1. 金属材料

• 钢材:是海上风电设备制造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塔筒、基础结构等部件。海上环境腐蚀性强,对钢材的强度、耐腐蚀性要求极高。例如,高强度低合金钢可满足塔筒对强度和轻量化的需求,而含有铬、镍等合金元素的不锈钢则常用于制造在海水环境中工作的零部件,如紧固件、连接件等。

• 铝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在风电叶片的制造中逐渐得到应用。铝合金叶片相较于传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叶片,可降低叶片重量,提高风能捕获效率,同时减少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难度。

2. 非金属材料

• 玻璃纤维:是目前风电叶片制造中使用最广泛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重量比、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成型工艺性,能够满足叶片大型化、轻量化的发展需求。随着叶片尺寸的不断增大,对玻璃纤维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更高的拉伸强度、模量和疲劳性能等。

• 碳纤维: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等优异性能,是制造高性能风电叶片的理想材料。虽然碳纤维成本较高,但在大型海上风电叶片中,使用碳纤维可显著减轻叶片重量,提高叶片的刚度和强度,从而提升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近年来,随着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其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 树脂材料:主要包括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等,作为基体材料与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材料复合,形成复合材料用于叶片制造。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机械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在高性能叶片制造中应用较为广泛;不饱和聚酯树脂则成本相对较低,在一些中低端叶片产品中仍有一定市场份额。

(二)零部件

1. 风电叶片

• 叶片是风电机组捕获风能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随着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以及机组大型化趋势,叶片尺寸不断增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海上风电叶片长度已超过 80 米,甚至部分达到 100 米以上。

• 叶片制造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以提高叶片的性能和可靠性。例如,通过优化叶片翼型设计,提高风能捕获效率;采用先进的模具制造工艺和自动化生产设备,保证叶片制造精度和质量稳定性。中材科技、时代新材等企业在风电叶片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 发电机

• 发电机是将风轮捕获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核心部件。海上风电用发电机主要有双馈异步发电机、永磁同步发电机等类型。永磁同步发电机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可靠性强等优点,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随着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提高,对发电机的容量、效率、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发电机制造企业通过采用新型材料、优化设计结构等方式,不断提升发电机的性能。中车株洲所等企业在海上风电发电机制造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 齿轮箱

• 齿轮箱用于增速传动,将风轮的低速旋转转换为发电机所需的高速旋转。由于海上风电机组运行环境恶劣,齿轮箱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和频繁的冲击,因此对其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极高。

• 为提高齿轮箱的性能,制造企业采用高精度齿轮加工技术、先进的润滑和冷却系统以及智能化监测技术等。同时,不断优化齿轮箱的设计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重量和成本。南高齿等企业在风电齿轮箱制造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1. 轴承

• 轴承是风电机组中用于支撑旋转部件、传递载荷的关键零部件,包括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等。海上风电用轴承工作条件复杂,需要承受高载荷、交变应力以及海水腐蚀等恶劣环境影响,对其设计、材料和制造工艺提出了严格要求。

• 目前,我国风电轴承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在一些高端产品领域仍依赖进口。国内企业如洛阳 LYC 轴承有限公司、新强联等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在部分产品领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1. 塔筒与基础

• 塔筒:用于支撑风电机组的上部结构,使其达到一定高度以获取更稳定、强劲的风能。海上风电塔筒通常采用钢管结构,对钢材的强度、厚度和焊接质量要求严格。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和安装水深的增加,塔筒的高度和直径也相应增大,对塔筒制造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加工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

• 基础:海上风电基础是将风电机组固定在海底的结构物,根据不同的水深和地质条件,主要有单桩基础、导管架基础、重力式基础、漂浮式基础等类型。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综合考虑海洋环境因素、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在浅海区域,单桩基础和导管架基础应用较为广泛;而在深海区域,漂浮式基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 海缆

• 海缆是连接海上风电场与陆上电网的输电通道,包括场内集电海缆和送出海缆。海缆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电气性能,能够传输大容量电能,还要承受海水腐蚀、机械应力、温度变化等恶劣环境影响,其技术含量高、制造工艺复杂、建设成本高。

• 海缆制造企业需要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目前,国内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等企业在海缆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外多个海上风电项目中得到应用。

 

二、中游: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

(一)整机制造

1. 技术发展趋势

• 大型化:为降低海上风电的度电成本,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近年来,10 兆瓦及以上的海上风电机组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部分企业已推出 16 兆瓦甚至更大容量的机组。机组大型化可提高风能捕获效率,减少单位千瓦的设备和安装成本,同时降低运维成本。

•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海上风电机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在风电机组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对机组状态进行监测、诊断和预测,实现故障预警、智能运维,提高机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1. 市场竞争格局

• 目前,全球海上风电整机制造市场竞争激烈,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远景能源等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些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国外一些老牌风电企业如西门子歌美飒、维斯塔斯等也在加大对海上风电市场的投入,与国内企业展开竞争。

(二)系统集成

1. 海上风电场设计

• 海上风电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风能资源评估、风电机组选型与布置、电气系统设计、海缆路由规划、基础设计、施工方案制定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实现风电场的高效运行,提高发电效益,并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 专业的风电场设计公司通常具备多学科的技术团队,包括风能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海洋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能够运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工具,进行风电场的整体规划和详细设计。

1. 海上风电施工

• 海上风电施工涉及风电机组基础施工、塔筒安装、风机吊装、海缆敷设等多个环节,施工环境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需要配备专业的施工船舶、大型起重设备和施工队伍,同时严格遵守海上施工安全规范和质量标准。

•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向深远海发展,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如采用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大型浮吊船等先进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此外,为减少施工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还发展了一些绿色施工技术,如水下噪声控制技术、环保型基础施工技术等。

 

三、下游:风电场运营与维护

(一)风电场运营

1. 发电管理

• 风电场运营商负责风电场的日常运营管理,包括发电计划制定、设备监控与调度、电力销售等工作。通过优化发电管理策略,合理安排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可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例如,根据天气预报和实时风速、风向等数据,提前调整风电机组的功率输出,以适应电网的负荷需求;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争取更有利的电价和电量。

1. 与电网的协调运行

• 海上风电作为一种间歇性电源,其发电功率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为确保海上风电能够安全、稳定地接入电网,风电场运营商需要与电网企业密切配合,加强电网适应性研究和建设。通过配置储能设备、优化电网调度策略等方式,提高海上风电的消纳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风电场维护

1. 预防性维护

• 预防性维护是保障海上风电机组长期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可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预防性维护主要包括设备巡检、零部件更换、润滑保养、电气系统检测等工作。

•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基于状态监测和数据分析的智能预防性维护逐渐成为主流。通过对风电机组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预测设备的健康状态,提前制定维护计划,实现精准维护,提高维护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1. 故障维修

• 尽管采取了预防性维护措施,但海上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仍可能出现故障。当故障发生时,需要迅速组织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抢修,以减少停机时间,降低发电损失。故障维修需要具备快速响应能力、专业的维修技术和充足的备品备件支持。

• 为提高故障维修效率,一些风电场运营商建立了应急维修体系,配备了专业的维修船舶和直升机等交通工具,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故障现场进行维修作业。同时,利用远程诊断技术,可在故障发生时及时获取设备故障信息,为维修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四、产业链延伸与相关服务

(一)海上风电检测认证

1. 设备检测

• 海上风电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设备检测包括原材料检测、零部件检测、整机性能检测等多个环节。例如,对风电叶片进行静载试验、疲劳试验,检测其强度和疲劳性能;对发电机进行效率测试、温升测试等,评估其电气性能。

• 专业的检测机构具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能力,能够依据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对海上风电设备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是设备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的重要依据。

1. 认证服务

• 认证是对海上风电设备、项目以及企业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认可的过程。常见的认证包括产品认证、项目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等。例如,通过 CE 认证、GL 认证等国际知名认证,可证明海上风电设备符合国际标准,具备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 ISO 9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如 ISO 14001)等,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认证机构在海上风电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的质量把关和市场规范作用,有助于保障海上风电项目的安全、可靠运行,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海上风电金融服务

1. 项目融资

• 海上风电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风险高等特点,项目融资是其建设和运营的重要资金来源。常见的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银行贷款是海上风电项目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之一,金融机构根据项目的可行性、预期收益、风险状况等因素,为项目提供长期、大额的贷款支持。

• 为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一些海上风电项目还采用了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如引入产业基金、PPP 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此外,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一些金融机构专门推出了针对海上风电项目的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为项目融资提供了更多便利。

1. 保险服务

• 海上风电项目面临着多种风险,如自然灾害风险(台风、海啸等)、设备故障风险、施工安全风险等。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可帮助项目业主和运营商转移和分散风险。海上风电保险主要包括财产一切险、机器损坏险、营业中断险、施工安装险、第三者责任险等险种。

• 保险公司根据项目的风险状况,制定个性化的保险方案,并提供风险评估、理赔服务等。通过购买保险,可在项目遭受损失时获得经济补偿,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和投资者的利益。

 

 

素材来源:知鲲逐风

下一篇:海上风电产业链全景图